高学历﹐大厂程序员﹐人过30﹐究竟可以过上什幺样的生活﹖
这两天﹐年薪170万阿里p8程序员在微博上征婚﹐引发了热议。
他南京211﹐北京985﹐有车有房﹐阿里p8程序员。
虽然这波征婚引发了不少争议﹐很多人喷他。
但目前所知的是﹐已经有不少女生投条﹐多的那位博主已经回复不过来﹐还有几个已经聊上了。
也就是说这个男生的经济条件﹑婚恋市场地位﹐都十分之高﹐怎幺着都算得上半个人生赢家吧。
那幺我请大家想象一下﹐浙大本科﹐南加大硕士﹐前思科员工﹐Facebook程序员﹐人生会是怎幺样的呢﹖大概率人生赢家对吗﹖
就在前几天﹐他从Facebook总部大楼一跃而下。
这件事情﹐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没有激起多大水花。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。
不过﹐我的浙大校友们﹐时不时就会提起。大家都感到很痛心。
这几天﹐我一直在想﹐究竟是什幺造成了这起悲剧的发生﹖我们又能不能从这起悲剧中思考一些什幺﹖这样的悲剧到底能不能避免呢﹖
答案是肯定的。
先说说这起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自杀事件。
中午11点左右﹐美国硅谷facebook总部大楼﹐38岁的陈勤从四楼一跃而下﹐当场死亡。
根据名字和履历﹐人们找到了一个领英账号。进一步搜索履历和资料﹐这才知道﹐他是。
2011年﹐他到世界知名高校﹐13年毕业后进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﹐2016年﹐又进入外包咨询公司Ryzlink工作了几年。
去年3月5日﹐他入职脸书。
全家人和他一起生活在美国。他的爱好也很多﹐登山﹑徒步﹑滑雪...
从这些履历看﹐怎幺找都算得上人生赢家。
可怎幺就自杀了呢﹖
据知情人士透露﹐陈勤在Facebook最忙的部门之一——广告技术部。
陈勤的家人也说﹐陈勤工作极其拼命。最近半年没日没夜的忙项目﹐常常深夜一两点才回家。
周末也只在家里待半天﹐就又去公司工作了。
前谷歌和脸书日裔员工﹐也是如今的YouTube视频博主Patrick Shyu在Facebook内部群里了解到﹕
最近的公司考核里﹐陈勤的工作评级开始下滑。如果这个极度考核不理想﹐他就会被公司放入PIP项目。
PIP是什幺呢﹖全称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﹐即绩效提升计划。
绩效考核不理想的人﹐会被PIP。公司会要求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表现﹐名义上是给他们机会。
但其实﹐据有关员工透露﹐这个标准一般都无法达到。这其实是大公司创造出来﹐为解僱员工服务的“潜规则”。
在被PIP之前﹐陈勤开始寻求换组。
他找到了愿意接收他的组﹐上司也已经答应了﹐一切都很顺利。
可就在换组的最后一天﹐上司却说不能换﹐因为考核不合格﹐必须要待在原来的组。
上司还跟他说﹐只要留在组里﹐季度结束时就会给他的绩效一个好评﹐到那时就可以换组。
可据说﹐上司只是因为组里人手不够﹐以这种方式强迫他留下来。他找了好几次人事负责人﹐可最终还是他的上司赢了。
这不就是职场霸凌吗﹖但陈勤没有办法。
他一直忍到了季度末。可他的上司却出尔反尔﹐还是给了陈勤一个差评﹐陈勤依然没有办法换组。
上司软的和硬的兼施﹐欺骗与羞辱齐上﹐陈勤却无何奈何。
因为他全家在美国﹐至今没有拿到绿卡﹐全靠他的工作签证。
接着﹐上司把一个严重的系统bug交给陈勤负责﹐截止日期前必须完成。
在截止日期前一个小时﹐陈勤和上司爆发了剧烈的争吵﹐然后从4楼一跃而下。
大家各自猜测陈勤自杀的原因﹐有人说是因为经济压力﹐有人说是因为签证压力。
陈勤已经工作了这幺多年﹐而且都是在国际知名大厂工作﹐经济条件能有多差呢﹖
就算再不济﹐还可以回国啊。随便一个大公司都可以衣食无懮﹐到小公司也可以当个合伙人。
可他就这幺自杀了。到底是为什幺呢﹖
其实﹐陈勤并不是第一个自杀的华裔工程师。
﹐在圣地亚哥高通工作的华裔工程师大卫·吴(DavidWu)﹐因被辞退﹐从总部办公楼六楼跳下﹐当场死亡。
图﹕ David Wu 坠楼的高通Campus BuildingAY
﹐担任基带集成部门工程师﹐在高通工作了7年。
2015年9月﹐高通削减14亿美元开支﹐大规模裁员15%(超过4500名员工)。大卫·吴当时失业。
2017年8月﹐他又回到高通工作﹐成为一名合约工程师。去年6月﹐跳楼自杀。
网友们一片凄然﹕
就算陈勤有签证压力﹐大卫·吴总没有吧。
再说经济压力﹐大卫·吴工作那幺多年﹐据同事透露﹐在家期间﹐他接了很多Android 程序开发的工作。
经济压力真的有那幺大吗﹖应该也谈不上。
美国的贫民窟
而且﹐他们真的没有任何退路了吗﹖
就像网友们说的﹐以他们的工作履历﹐就算现在回国创业的环境没有那幺好了﹐随便进个大厂工作也完全不是问题﹐收入也是中上水准。
他们怎幺就自杀了呢﹖
在我看来﹐
我们就说工作﹐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﹕
为什幺呢﹖因为虚荣和攀比。一山不容二虎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。
这幺说可能有些夸张﹐但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﹐精神压力可能比工作压力还要大。
因为大家变着法的秀名校﹐秀大厂工作﹐秀新买的大house。甚至秀儿子在哪个学校读书。
第一次见面﹐你就能把对方的家底了解的清清楚楚。不用你问﹐对方就会变着法滔滔不绝地讲给你。
据知乎网友“皮大佬”说﹕
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﹐你如何能够压力不大﹖中年失业﹐在这群人里又如何能够抬起头来﹖
陈勤和大卫·吴恐怕也只能无奈地说一句﹕我这一生修过许多bug﹐却修不好这人生。
这种“不成功就是失败”的心理影响到的不止是大人﹐已经给华人子女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。
2014年11月的一天﹐冈恩高中的老师向全校孩子﹐宣读了一份十分特殊的声明。
那是前一天晚上
人们从这个孩子身上找原因﹐可最后发现他学习好﹑体育好﹑人缘好。
人们又从学校身上找原因﹐可是冈恩高中﹐在全世界范围内﹐都十分知名。
斯坦福大学
很多中国家长为了孩子能在这里读书﹐连度假都放弃了。他们精打细算﹐只为了在这里买房﹐让孩子在这里读书。
硅谷某学区房小区
在这里生活的“富二代”们﹐开车上学﹑衣着华丽﹑成绩优异﹑医疗无懮。
他们中的大部分﹐都要进入斯坦福﹑南加州大学等世界名校﹐然后步入上流社会。
可这个孩子﹐怎幺就自杀了呢﹖
更奇怪的是﹐就在他自杀三周前﹐已经从冈恩毕业一年的学生奎恩·金斯(Quinn Gens)也卧轨自杀。
卡梅伦·李自杀3个月后﹐冈恩中学的学生哈利·李(Harry Lee)也跳楼自杀了。
同样在这一片的帕洛阿尔托﹐和冈恩一样﹐也是一所全世界知名的高中。
卡梅伦·李自杀4个月后﹐帕洛阿尔托高中华裔男生朱清耀(音)卧轨自杀。
他们几乎人人功课优秀﹐有人还拿了全A。
他们自杀后﹐人人不解。
可这已经不是这里的第一次“系列自杀”了。早在2009-2010年间已经发生过一次。
在卡梅伦·李自杀之前﹐家长们都认为﹐自杀的孩子都有社交障碍或者精神问题。
直到卡梅伦·李﹐乐观开朗﹐成绩优异﹐和同学关系也那幺好﹐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好孩子。怎幺就自杀了呢﹖
他在遗书中写道﹐自己的死和学校﹑朋友﹑家人一点关系都没有。却也没有说为什幺自杀。
但这让那些家长们更慌了﹐
人们太想搞清楚卡梅伦·李为什幺自杀了。
研究了所有﹐最后发现﹐
朋友说﹐周六凌晨三点想吃快餐﹐找他就对了。
人们不是都说﹐去了美国不用高考﹐就可以轻松读大学吗﹖
于是﹐近年来﹐超过80%的申请人说自己是为了子女教育移民海外。
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丹尼斯·波普教授指出﹕
事实也的确如此。在美国东西两岸的华人聚居区﹐很多学生除了学十多门功课﹐还要参加几个社团﹐每周还要做几个小时义工﹐还要搞科研。这些都决定着他们能不能上一个好大学。
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桑尼亚·卢萨 (Suniya Luthar)对富裕孩子进行了长期研究﹐发现他们
他们
他调查后发现﹐这些孩子们“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压力很大”。
他让他们从10个选项中挑选父母的价值观﹐5个和成就有关﹐5个和个人幸福有关。
但他们也没办法。
父母的一切言行和反馈﹐让他们认为﹐自己犯的错误越少﹐别人就会越喜欢。
他们比其他很多孩子优秀一万倍。再不济﹐他们也能过上中产生活。
两个名校毕业﹐在Facebook和高通工作的成年人。
3个出身美国富人家庭﹐在全美知名高中读书﹐即将步入名校的华人孩子。
他们都选择了自杀。
可是他们﹐又都比95%的人生活好上无数倍。
即便丢掉工作﹐他们回国打拼﹐生活也依然会好过95%的人。
说句实话﹐这些年科技和互联网蓬勃发展﹐国内的环境确实要比国外好上数倍﹐即便是美国。
而那几个自杀的孩子﹐就算他们考不上斯坦福﹐也依然可以生活无懮﹐最起码在中产以上。
什幺是内卷呢﹖
是说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﹐也无渐进式的增长﹐长期以来﹐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。
最经典的现象﹐是央视记者在陕北採访的那个放羊男孩﹕
曾经﹐我们都对这个放羊男孩嗤之以鼻﹐永远停留在自己的思维意识里﹐埋头前行﹐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。
但是仔细想想﹐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﹖那几个自杀的富人阶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﹖
几十年过去了﹐硅谷的华人圈依然如此。
他们让所有来到那个富人圈子里的人们认为﹐丢掉了工作就是自己失败﹐学业上不够优秀就是自己失败﹐自己的人生也就彻底完了。
于是他们结束自己的生命﹐和这个世界告别。
殊不知﹐这个世界上还有那幺多人没有功成名就﹐没有体面的工作﹐但他们打心底里快乐。
他们为自己练了一个月的厨艺﹐做出了一份好吃的番茄炒蛋而高兴﹔
他们为自己终于写出了一篇很多人喜欢的文章而眉开眼笑﹔
他们为自己新学会了一个游泳的姿势而内心充盈﹔
这早已经是一个多元价值的世界﹐也是一个人们更注重内心愉悦的时代。
陈勤自杀后﹐一位原本因为压力过大﹐好几次想要自杀的Facebook员工﹐在公司匿名社交app上写道﹕
共勉之。
猜你喜欢
最火资讯
女生每个月的生理期,是子宫藉由收缩排除经血、毒素的时间;而引起子宫收缩的功臣─前列腺素,却也是导致部
(吉隆坡讯)初生男婴的前列腺只有几克重,到了青春期,男性因体内雄激素和睾酮的增加,前列腺也逐渐变大。
港超联冠军杰志继上季找来2010世界盃金球奖得主科兰之后,今日(7月4日)就宣布签得前利物浦中场施素